吴川市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同城头条  >  本地热点  >  用心用情用力!吴川塘尾街道多措并举给力乡村振兴
用心用情用力!吴川塘尾街道多措并举给力乡村振兴
2022年09月06日 17:18   浏览:2269   来源:掌上吴川

干净平坦的村道直通入户

亮丽的房屋错落有致

乡村小路上花木争妍、摇曳生姿

社区中规划有致的“四小园”……

近年来

吴川市塘尾街道立足自身特色

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振兴

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

在今年上半年,吴川市塘尾街道群策群力,秉承“小钱办大事”“全民参与”的原则,在辖区内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。目前,该街道正加速推进污水管网整治、道路硬底化建设、村庄绿化美化建设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全街道的“四小园”建设等生态板块已建有124个,街道各级河长也正按照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河道清理和维护。



基础设施建设
规划年底实现全社区道路硬底化


塘尾街道下辖7个社区,共4万多人,各社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今年以来,该街道的六个涉农社区群众,通过自筹1500多万元强化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兴建了文化广场及办公楼,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实现自然村道路硬底化104公里。“我们正在打造高杨、边坡两条吴川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,推动全街道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。”塘尾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华炎表示。


“我们社区的基础设施以道路建设为主。去年以来,已完成20多公里道路的硬底化建设,规划到今年底实现全社区的道路硬底化。”塘尾街道高杨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高华新介绍,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,由于缺乏集体经济收入,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该社区筹资筹劳,引导乡贤回乡投资。如高杨社区高屋村已通过乡贤捐助,投入80万多元完成大塘围栏、人行道绿化美化等建设,并由群众自筹100万多元完成部分片区的污水管网及巷道硬底化建设。



长期在外从商的林先生于今年暑假带家人回乡,看到高杨社区的变化,林先生欣喜道:“现在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,大家的素质也越来越高,还建设了景观塘,真的变化很大,令我耳目一新。”


除了高杨社区,塘尾街道东海社区通过乡贤捐助,集资超200万元完成当地市场改造、道路硬底化和亮化工程;塘头社区春凡勇村在村干部的带头和动员下,群众自筹超50万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;边坡社区则结合乡贤捐助与群众自筹的形式,筹资超200万元全力开展辖区污水管网、文化楼及公共广场建设。


“我们社区辖有5条自然村,主要分为3个板块推进乡村振兴。”塘尾街道边坡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杨观上表示,该社区针对各自然村的不同特点,以“2+2+1”的模式开展工作。如俄儿村筹资筹劳,花费上百万元进行雨污分流管网和硬底化建设;郊边村的乡贤及村民筹资600万元兴建文化楼,目前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;边坡村在新一届村干部的带领下,正在建设办公大楼,规划完成主动脉主管的污水管网和两个大型污水处理池建设,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;大方田村目前正对村舞台进行集中回收,计划以扩建及招商引资的形式,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。


此外,塘尾街道边坡社区邱屋村是吴川旧八景“通驷垂虹”的所在地,当地结合八景资源,从文化振兴着手,于2021年建设两个牌坊。接下来,该村规划在旧八景的周边建设荷塘,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好去处。“我们结合邱氏新旧宗祠、牌坊和学校建设文化中心,切实推进文化振兴。”杨观上说。


如今,漫步在塘尾街道的各个社区,沿途处处焕发生机活力。干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,亮丽的小洋楼鳞次栉比,房前屋后花草相伴,幸福感洋溢在村民的脸上。




基层党建引领
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


今年以来,塘尾街道对省级涉农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和分配,优先安排奖补资金给高杨社区和边坡社区两条生态宜居示范行政村,打造乡村振兴模板示范。


乡村振兴,绿色发展,生态优先。“我们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加强村庄‘四小园’建设宣传,目前,全街道的‘四小园’建设等生态板块已建有124个,其中小菜园55个、小果园22个、小花园26个、小公园21个。”王华炎介绍,该街道投入近千万元建设“四小园”,建设面积达22655平方米。


在河道治理上,塘尾街道根据市委、市政府的要求,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,全面落实河长制,不仅制定了工作方案,确定了工作目标,还编制了管理保护方案,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。今年以来,各河长巡河206人次,全街道的河道生态系统显著改善。



在人居环境整治上,该街道积极探索“党建+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模式,由党员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动员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,摒除陈规陋习,营造“党员先行,群众参与”的良好氛围,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。


“目前,各社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多有小且分散的特点,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,我们将按照‘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’的原则,认真做好各项规划,做到规划一个村,完善一个村,严防建设和整治的随意性。”王华炎说。


眼下,塘尾街道正积极引导各自然村土地流转活跃化,提高农民收入。同时,在巩固壮大现有羽绒、网业等行业的基础上,打造商贸城,培植新产业;改造或改建塘尾旧市场,满足群众生活生产需求,增加群众就业,改善民生。


一江一海汇发展,一区一路贯东西。如今,一幅生态宜居、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塘尾街道徐徐铺开,该街道将立足自身发展定位,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“风向标”,统筹兼顾,和谐发展,加快构建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”的网络布局,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新蓝图。


来源:吴川发布
头条号
掌上吴川
介绍
掌上吴川官方
推荐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