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江市国联水产(吴川)对虾产业园
(下称“产业园”)
是2019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
也是吴川首个对虾产业园
目前
产业园正通过打造自动化加工全产业链等方法
突破对虾养殖瓶颈
进一步研发孵化对虾领域的预制菜大单品
引导产品转型升级,提高产业产值
据了解
之前的对虾通过人工进行加工
一条虾一条虾地剥壳
需要的劳动力非常多
如今
对虾产业园加工工厂
已应用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的机器
后续的包装工序也进行了最大化自动化改造
目前,产业园积极与多家科研院校开展合作,对水产养殖、加工、信息化等领域进行研究,基本建成了3.5万吨/年的智能制造对虾加工厂基地、检测中心和信息化中心,加工厂基地占地面积140.29亩,采购了智能对虾加工线、智能冷库设备、信息化系统等,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速度。
除了提高加工环节的自动化
在养殖环节
产业园专门设立
对虾良种繁育与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
以降低对虾生病率
引导对虾养殖趋于工厂化
眼下,产业园正在摸索一种类似畜禽发展路径的工厂化对虾养殖发展模式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突破对虾养殖业的瓶颈。
国联水产是一家
集水产种苗繁育、养殖、
水产品加工与贸易于一体的
国家级现代农业龙头企业,推行
“公司+合作社(或家庭农场)+农户”的
合作制方式
带动农户能力强,助农增收明显
农户正从虾塘中捞起对虾。
国联水产执行总裁吴丽青
目前,我们大部分员工都是黄坡本地人。在推动和引导地方就业方面,对虾产业园还是起到了比较大的牵动作用。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,需要吸收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进入产业园的体系中,在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后,引导新农民回到对虾产业中,通过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运用,不断创新对虾养殖模式。
目前
产业园对于参与建设的
企业、农户、农民和农民联合体
按照“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
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”的原则
进行运营和管理
搭建起“融资投资”
“科技引领”和“开发建设”三大平台
据统计,2021年,国联水产带动农户就业5081户,户均增收15698元。此外,国联水产每年还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扶持养殖户,如向农民提供虾苗、技术开展培训等,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效作出较大贡献。
湛江是中国对虾之都
目前,湛江的对虾份额
在全国对虾产品中占绝对比重
除了厄瓜多尔、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外
世界上大部分对虾加工品
基本都是由湛江生产
要在全国对虾行业占有市场,对虾的品质是首要因素。据介绍,作为湛江首个拥有对虾产业园的县(市、区),吴川的对虾是海水养殖的,相较于淡水产品,不论是颜色、口感,还是品质,海水产品都会比淡水的更好。
为了更好地把控情况
产业园全链条实行
可视化、可控化和信息化管理
工厂正在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
让各项工序的成本变得可视化
从而及时控制投入与产出
未来通过推行可视化系统,不论是领导或者管理人员,都可以直观了解车间情况,管理人员每天只需要对比报表数据,针对异常数据进行整改,还能及时发现机器能耗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,做到过程实时管理,大大提高效率。
接下来
湛江市国联水产(吴川)对虾产业园
将进一步推进生产流程的
自动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
继续突破对虾养殖模式
打造新型预制菜菜品
引导对虾产业发展
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