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3日
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建设的
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信息系统
“粤抗原”小程序正式上线
该小程序与“粤健通”“粤核酸”小程序
电子健康码等进行连接
用于支持居民开展个人自测和
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抗原检测的
受检人信息采集和检测结果上报
形成抗原采集、检测、报告到核酸检测的
闭环管理
是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务院推进“抗原筛查
核酸诊断”监测模式要求
满足对疫情发展、防控情况的
全盘监测需求
支撑疫情防控分级分类管理和
精准施策的重要手段
一、教你如何在家
上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
(居民版)
↓↓↓
二、医护人员
抗原检测操作指引
↓↓↓
1.居民抗原自测结果上报
扫描“粤抗原”二维码
或搜“粤抗原”、通过“粤健通”小程序
进入“粤抗原”小程序
选择“居民自测上报”
选择“上报抗原自测结果”
进入上报结果填写页面
填写受检人信息和检测信息
根据图示,选择正确的检测结果
点击“保存”上报抗原自测信息
进行抗原检测
并等待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
上报检测结果
3.居民查询抗原检测结果
进入“粤抗原”小程序
选择“居民自测上报”
选择“抗原检测记录查询”
进入结果查询页面
进入结果查询页面
选择“自测上报记录”
可查询抗原自测结果上报记录
若居民是查询由医疗卫生机构检测的
抗原检测结果
应选择“机构检测记录”
填写需要查询的受检人身份信息
点击“查询”获取检测结果
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病毒免疫部副部长李魁彪介绍
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针对病毒的
长处:出结果速度快,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;操作简单,不需要仪器设备,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居民自测都便于开展;在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的区域开展居民抗原自测,可以把传染风险高的疑似阳性人员快速筛出来,尽早切断传播链。
短处:但抗原检测的敏感度较低,所以在病程早期或者晚期、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比较低的时候,容易漏检,也就是弱阳性的感染者容易出现“假阴性”。
长处:检测准确,至今仍然是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
短处:采样需要由医务人员操作,检测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、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和检验人员,检测耗时较长。
李魁彪说,核酸检测、抗原检测交叉进行的模式,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:“既能更早地发现强阳性感染者,又不会漏掉弱阳性的感染者”,可以更早地发现每一个感染病例,实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值得注意的是,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,发现异常后,需要及时上报,接受采集核酸进行复核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,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非常重要的补充手段,主要在管控人群、居家隔离人群或者是密接管控人群中进行,但是强调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,也不能作为“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”证明的替代。假如居民自检发现阳性后,应该及时上报,由专门人员进行管控、复核,避免进一步传播,最大限度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,减少疫情的进一步传播。
来源: 广东卫健委、广州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