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市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同城头条  >  本地热点  >  事关疫情防控,这个新系统正式上线!
事关疫情防控,这个新系统正式上线!
2022年04月17日 16:27   浏览:7   来源:掌上吴川

4月13日

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建设的

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信息系统

“粤抗原”小程序正式上线

该小程序与“粤健通”“粤核酸”小程序

电子健康码等进行连接

用于支持居民开展个人自测和

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抗原检测的

受检人信息采集和检测结果上报

形成抗原采集、检测、报告到核酸检测的

闭环管理

是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务院推进“抗原筛查

核酸诊断”监测模式要求

满足对疫情发展、防控情况的

全盘监测需求

支撑疫情防控分级分类管理和

精准施策的重要手段


居民、医护人员使用视频指引

一、教你如何在家 

 上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 

(居民版)

↓↓↓


二、医护人员 

 抗原检测操作指引 

↓↓↓


上报和查询操作步骤

1.居民抗原自测结果上报

扫描“粤抗原”二维码

或搜“粤抗原”、通过“粤健通”小程序

进入“粤抗原”小程序



选择“居民自测上报

选择“上报抗原自测结果

进入上报结果填写页面

填写受检人信息和检测信息

根据图示,选择正确的检测结果

点击“保存”上报抗原自测信息


小贴士:
若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
需上传检测卡照片


2.居民前往医疗卫生机构
检测抗原
微信打开“粤健通”或“粤核酸”小程序



出示 “电子健康码”或“粤核酸码”
供医护人员扫码登记


进行抗原检测

并等待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

上报检测结果


3.居民查询抗原检测结果

进入“粤抗原”小程序

选择“居民自测上报

选择“抗原检测记录查询

进入结果查询页面

进入结果查询页面

选择“自测上报记录

可查询抗原自测结果上报记录


若居民是查询由医疗卫生机构检测的

抗原检测结果

应选择“机构检测记录

填写需要查询的受检人身份信息

点击“查询”获取检测结果



切记!不能代替

抗原检测是对核酸检测手段的补充
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
哨点预警灵敏性
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,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交叉检测的模式,可以结合两种不同检测手段的优势,“既能更早地发现强阳性感染者,又不会漏掉弱阳性的感染者”,最大限度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,减少疫情的进一步传播。但需要注意,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,一旦发现阳性结果,仍需核酸检测复核


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病毒免疫部副部长李魁彪介绍

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针对病毒的

不同成分进行
检测原理的不同决定了
两种检测方法各有长短
↓↓↓
抗原检测

长处出结果速度快,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;操作简单,不需要仪器设备,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居民自测都便于开展;在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的区域开展居民抗原自测,可以把传染风险高的疑似阳性人员快速筛出来,尽早切断传播链。


短处但抗原检测的敏感度较低,所以在病程早期或者晚期、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比较低的时候,容易漏检,也就是弱阳性的感染者容易出现“假阴性”。

核酸检测

长处检测准确,至今仍然是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


短处:采样需要由医务人员操作,检测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、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和检验人员,检测耗时较长。

李魁彪说,核酸检测、抗原检测交叉进行的模式,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:“既能更早地发现强阳性感染者,又不会漏掉弱阳性的感染者”,可以更早地发现每一个感染病例,实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,发现异常后,需要及时上报,接受采集核酸进行复核。

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,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非常重要的补充手段,主要在管控人群、居家隔离人群或者是密接管控人群中进行,但是强调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,也不能作为“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”证明的替代。假如居民自检发现阳性后,应该及时上报,由专门人员进行管控、复核,避免进一步传播,最大限度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,减少疫情的进一步传播。


来源: 广东卫健委、广州日报

头条号
掌上吴川
介绍
掌上吴川官方
推荐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