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市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同城头条  >  本地热点  >  穿越千年的古建筑,历史的记忆留在吴川的这个文化名镇
穿越千年的古建筑,历史的记忆留在吴川的这个文化名镇
2022年04月08日 17:08   浏览:23   来源:掌上吴川

穿城而过的古水道

中山纪念堂、吴川学宫、极浦亭等古建筑

散落其间

从宋元到明清的吴川县城所在地

这里是吴川市吴阳镇

粤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


今天,随着小编的步伐

走进吴川市吴阳镇

看看这些穿越千年、古韵犹存的古建筑


天衣无缝的榫卯结构,神秘莫测的斗拱样式,都镌刻了历朝历代的印记。


古水道串联吴阳历史遗迹

吴阳镇东濒南海,西襟鉴江

江海平原相接,人文生态环境奇秀

吴川古八景吴阳独占其六,处处好风光


吴阳更是状元故里

粤西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

自隋朝开皇九年置吴川县以来,一千多年的时间里

吴阳一直是吴川的经济、政治和文化中心

境内文物建筑及遗址遍布


吴阳是状元故里,粤西唯一一位状元林召棠便来自这里。


位于镇区之西的吴阳古水道,是鉴江水系支流之一,被列入“肇雷古驿道线路”,历来为兵家要道、经商通衢,是中国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芷寮到霞街约8公里长,吴阳镇的绝大部分文物景观都位于古水道之侧。


沿着古水道游走

随处可见碧瓦朱檐的古建筑,韵味十足

移步换景,来到清代状元林召棠的故乡霞街村

霞江江面微波粼粼,东岸屋楼林立,祠宇庄严

西岸灌渠纵横,稼穑飘香

绿柳红花点缀步道之间,美丽宜居特色乡村跃然眼前


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。深柳堂有人家居住。



林召棠亲书“状元”二字的牌坊是林召棠纪念馆的“门面”,庄严大气。其后,极具岭南风味的纪念馆里陈设着状元墨宝、应试试卷以及林则徐等名人到访的题词碑刻。而不远处的林氏大宗,院内鲜花四溢,檐下“进士”“学士”等匾额琳琅,古朴祠宇里满是书香文墨之气。




吴阳的状元文化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。


据悉,20世纪70年代起,吴阳镇古水道绝大部分已经闭塞。为了建设吴氏大宗到状元纪念馆这条旅游线路,吴阳镇目前对全长近8公里的古水道进行修复。


各方合力修缮古建传承文脉

为打造文化旅游名镇、推动乡村振兴

近几年来

吴阳镇委、镇政府紧紧抓住历史文化名镇这个定位

对传统民居院落、古建筑、古驿道、抗战文物、红色文物等

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,提炼历史文化精髓


上郭隐堂祖祠布局脉络分明,梁架结构简洁古朴。


围绕“打造粤西广府文风示范村、广府历史休闲目的地”的愿景

吴阳镇量身设计“银滩耀彩,古镇新姿”文化旅游线路

该线路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

沿途特色风貌景观串珠成链,休闲业态聚集

有力推进特色文化小镇建设

驻吴阳镇工作队队长余同洋提到,为了发挥贯穿全镇主要历史古迹的古水道作用,工作队已经邀请了规划专家到吴阳镇进行考察,后续将结合规划推进镇域基础设施提升,打牢文化旅游产业基础。


每当深柳堂前开满梅花,这里成为吴阳清冷而热闹的地方。


吴川吴阳的古建筑虽多

但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、省级文物保护、

市级文物保护和县级文物保护的只占很少一部分

每处古建筑得到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也不一样

但欣慰的是

一些基层古建保护人

正在凭借个人的能力保护家乡古建


吴阳城南门经过修复后,保留了原本的风貌。



我们触摸的每一片瓦砾、脚踩的每一寸土地,都是我们后人难以抵达的所在。”余国强谈起基层文物保护,总是带着淡淡的伤感,他认为再不保护这些文物,吴阳人很难再还原原本属于这里的集体记忆。




余国强曾发起散落吴阳的古建筑修复申请

为此,他查找历代方志,航拍、平拍吴川学宫的样貌,收集古碑

甚至到周边县市区航拍古建筑群落加以对比

以个人名义来进行古建修复工作,余国强花了上万元

“似乎微不足道但又不可或缺”


吴阳双峰塔为七层仿楼阁式砖楼,塔基有石板雕花装饰,塔边棱角处嵌有石雕托塔力士,孤芳典雅。

若古水道镇区段可以完成全面疏浚,那么吴阳将会成为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水乡。”吴阳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码头景观能带动部分旅游附加产业发展,如酒店民宿、状元文化衍生品等。

来源:吴川发布

头条号
掌上吴川
介绍
掌上吴川官方
推荐头条